团队介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创新团队» 团队介绍» 药用植物栽培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药用植物栽培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一、团队简介
“药用植物栽培”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以药用植物栽培理论和栽培关键技术为研究重点,立足于解决药用植物栽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药用植物栽培、驯化及野生抚育等重点问题。近年来,该团队立足于国家行业需要和生产要求,深入开展药用植物栽培的土壤改良与营养培肥技术、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光合生理、水分生理、采收加工及质量评价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为药用植物栽培产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该团队在基础研究方面着重研究中药材道地性形成的分子机制,药用植物栽培的养分生理、水分生理、光合生理机制以及药用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机制和发生规律;在技术研究方面拟建立现代药用植物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人才队伍方面旨在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药用植物栽培专家和青年骨干,打造一支国际先进的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团队。
目前,该团队固定人员24名,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1人、在读硕士5人。近年完成了人参等药用植物栽培相关项目5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20余项,完成省部级成果鉴定30余项,获省、部及院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4部,累计发表相关论文近300篇。
二、团队首席
张亚玉,女,1968年5月生,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药用植物栽培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药用植物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理事、吉林省特产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人参、西洋参等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包括非林地栽培人参、西洋参的土壤改良及培肥技术研究;林下护育人参、西洋参等中药材的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科学护育林下参的选林、选土、选坡等方法;非林地栽参土壤科学改良的方法,特别是土壤生物改良技术;在林下人参、西洋参护育关键技术、林下参红皮病发生机制及防治技术,林下参品质评价技术及农田栽参土壤改良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优秀成果,为林下参的科学护育,非林地种植人参床土的科学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土壤学报》《土壤水土保持》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2007年主持完成的“东北细辛营养吸收规律研究”课题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主持完成的“林下人参、西洋参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参与完成的“农田栽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或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主持完成的“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团队主要代表性论文、论著
(一)核心期刊
1.张亚玉, 徐成路. 人参红皮病的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7(1): 1-5.
2.李腾懿, 孙海, 杨振, 张亚玉. 不同树种下林下参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5, 22(2): 310-315.
3.杨振, 孙海, 李腾懿, 王秋霞, 张亚玉. 钙对人参某些生物学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6(6): 674-679.
4.王志清, 张舒娜, 韩月乔, 孙海, 王英平, 郭靖, 张亚玉. 北细辛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 种子, 2014, 13-18+22.
5.刘继永, 王玉方, 邵财, 马红艳, 张亚玉. UPLC-PDA法测定白花延龄草根茎及果实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含量[J]. 特产研究, 2014, (4), 47-50.
6.孙海, 张亚玉, 孙长伟, 李腾懿, 徐成路, 杨振. 林下参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估[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3(5): 928-934.
7.孙海, 王秋霞, 李腾懿, 杨振, 张亚玉. 林下参土壤中Cu和Zn的形态组成及其生态风险评估[J].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23(5): 158-163.
8.张丽娜, 孙海, 李腾懿, 张亚玉. Fe2+胁迫对西洋参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26(6): 2265-2270.
9.高明, 孙海, 张丽娜, 张亚玉. ICP-OES测定人参不同生育期的11种金属[J]. 光谱实验室, 2013, 30(1): 313-316.
10. 张亚玉, 孙海, 高明, 孙长伟, 汪景宽. 吉林省人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生物有效性研究[J]. 土壤学报, 2011, 48(6): 1306-1313.
11. 程海涛, 张亚玉, 张连学, 许永华. 土壤环境与人参生长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11, 34(2): 313-317.
12. 张亚玉, 孙海, 宋晓霞, 汪景宽. 林下参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2): 169-173.
13. 张亚玉, 孙海, 宋晓霞, 汪景宽. 农田栽参根区土壤微生物结构特征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 2010, 35(6): 32–36.
(二)代表性论著:
1.《如何办个赚钱的人参家庭种植场》,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978-7-5116-1942-6,字数14.9万,2015年3月。
2.《三七无公害栽培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19663-7,字数22.8万,2014年4月。
3.《中药材农药使用手册》,金盾出版社。ISBN978-7-5082-8040-0,字数14万,2013年3月。
4.《天麻标准化生产与加工利用一学就会》,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17525-0,字数18.4万,2013年9月。
5.《常用中药材安全生产技术指南》,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978-7-109-16525-0,字数22.3万,2012年5月。
6.《中药材栽培与初加工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10970-5,字数28.5万,2011年8月。
四、主要科技奖励
序号 |
成果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授奖部门 |
奖励等级 |
授奖时间 |
1 |
农田栽参土壤改良关键技术研究 |
张亚玉 |
吉林省科技厅 |
三等 |
2014年 |
2 |
林下人参、西洋参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
张亚玉 |
吉林省科技厅 |
三等 |
2011年 |
3 |
道地药材东北细辛的营养生理研究 |
张亚玉 |
吉林省科技厅 |
三等 |
2007年 |
五、获得的新品种证书
序号 |
新品种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授予单位 |
发证日期 |
证书编号 |
1 |
红珍宝 |
李爱民 |
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
2014年1月17日 |
吉登药2014005 |
2 |
中农细辛1号 |
王志清 |
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
2013年1月22日 |
吉登药2013003 |